央行原行長周小川曾指出:“消費信貸的快速發展,過分誘導年輕一代提前消費,借貸消費,這是一種經濟現象,金融現象,同時也是一種文化現象,這個可能會帶來重要影響。”受疫情影響,市場逾期率已達20%,年輕人占總負債人群的44.5%,還款壓力呈倍增大,解決當代年輕人債務危機已刻不容緩,市場急需“勾銷債務管理”這樣的機構,來正確引導年輕人消費觀,以建立還款意愿及信心為目標,為當代年輕人提供免費的債務重組及管理記賬平臺。
2020年天貓雙十一的成交額是“4928億”,在這個全民狂歡節里面,大多數企業只看到了消費市場的大餅,卻又多少人關注到有多少年輕人人是在不斷的透支信用,無節制的提前消費呢?
近年來,中國興起各類互聯網借貸平臺,以”低門檻、極速放款、高額度“等為誘餌,不斷的滋生年輕人的消費沖動,最后走向”以貸養貸“負債越來越多,到最后債臺高筑,成了”老賴“。而大多數的群體,都為當代90后為首的年輕人。
據2019年發布《中國消費年輕人負債狀況報告》數據顯示,信貸產品的滲透率已經占中國年輕人的86.6%,而年輕人已占負債人群的44.5%,出去房貸,90后平均負債金額高達3.18萬。而互聯網消費分期產品憑借靈活便利等優勢,滲透率及好感度都非常高,使用率高達60.9%,也就有了那句”花唄一時爽,還款火葬場“的經典語錄。
債務人小王:25歲,超前消費負債8萬
小王原先工資雖低,每月靠著花唄、借唄生活,無存款,好在工作穩定,每月收入可覆蓋負債,不影響正常生活,每周還可以約上三五好友小資一下。
受疫情影響,行業不景氣,公司變相降薪,但”超前消費“”精致窮“的生活理念早已在小王的腦子里根深蒂固,收入減少,消費水準卻并沒因此降級,很快,小王發現”花唄“”借唄“的窟窿快補不上了,又不敢跟家里人說,只想趕緊把窟窿補上,慌不擇路的小王選擇了市面上其他網貸平臺,后來發現網貸還不上了,又把信用卡的錢取出來還網貸,就這樣來回反復,每個月至少一半的時間在還款,如果遇到再還不上的情況,再去辦信用卡,借網貸,利滾利扛了半年后,小王發現原本只有3萬的負債,利滾利負債基數變成了8萬。
最后因為再也貸不出錢來了,平臺集體逾期,最高峰的時候,小王一天至少會收到20通電話,接通后不是催收人員不是吼叫就是威脅還聯系家人朋友,甚至還打到了單位,最后工作沒了,顏面也沒了,之前有一個互相喜歡的小姑娘,也因為這個原因,最后不得而終,得不償失。
事實上,小王的遭遇在當代年輕人里已不是個例,歸根結底還是缺乏金融知識和理財觀念,不懂如何計算貸款利率選擇借貸產品、沒有正確的理財觀念合理規劃、債務爆發后不懂如何妥善處理且自暴自棄,最后走上”以貸養貸“最不理智的這條路。
其實一開始,小王就可以找到類似”勾銷債務管理“這樣的平臺尋求幫助,可能結局就不一樣了。通過平臺推出的”貸款利率計算器“”債務分析報告““上岸課程””債務協商“等服務工具,避免因缺乏金融知識而過度、盲目借貸。也可以通過債務協商入口,請求平臺指派專業債務規劃師給予一對一的服務,幫忙整合重組債務情況,協助跟平臺方溝通,制定減免、分期、延期還款等還款計劃并具方案。而這些都是免費的,放眼目前整個市場,能不求收益,做到這樣的,也就只有“勾銷債務管理”這個平臺了,當然也希望以后可以出現越來越多這樣的平臺。
官網二維碼